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备用小说网 www.byxs.org,红楼之穿成林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</>

    原著里提到的年轻人,林海几乎都见过了一遍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只看卖相——这个卖相包括长相和气质,当属北静王为最,其次就是柳湘莲了。

    若是只说五官和容貌之精致,宝玉当仁不让,但是气质……真心不行:并不是说宝玉气质差,锦衣玉食养大的公子自然别有气度。

    只是他太软绵绵了,没有少年人特有的那股子朝气与锐气。

    林海对宝玉肯定谈不上喜欢,但现在宝玉这尚算规矩的纨绔才子模样,他也说不上厌恶。

    因此黛玉去荣国府,他并不阻拦。他本人目前没做出什么能让王夫人“误会”的举动,林家和荣府这样不远不近,就挺好的。

    至于出阴招算计黛玉,在荣府还没走投无路的时候,王夫人自是没这个胆子。

    林海这番脑内比较不过片刻,回过神立即笑眯眯地夸起了柳湘莲——原著里柳湘莲的手下功夫那是真的好,有侠气也仗义,如果有人护持,在军中恐怕能走得很远。

    柳湘莲他叔一脸骄傲道:“我这侄儿极有家祖之风!”

    柳湘莲正是世家子弟。

    他的曾祖父也就是他叔的祖父,跟贾源贾演是一辈人,功勋虽然不足以封爵,却也官至二品将军。

    话说柳湘莲虽然叛逆,却是做梦都想重振家业的那种人。听他叔叔当着户部侍郎夸奖他,他情不自禁地挺直起身板。

    林海一瞧就乐了,“冯紫英、卫若兰、陈也俊他们要跟着义忠王到西北走一遭。不如我向王爷引荐,你也跟着去?兄弟们在一处互相帮衬着才好。”

    柳湘莲今年才十八,周岁十七,还是个很好忽悠的少年。林海这一副慈爱伯乐相,让柳湘莲顿生好感不说,还……兴奋了起来。

    小伙子双眼冒光,想也没想地连忙点头,正要开口应下,忽然觉得不对:林大人是长辈,我是不是太大喇喇了点儿啊?

    他叔叔见侄子干笑不吭声,一掌就糊在侄儿后背上,“傻愣着做什么,还不赶紧谢过林大人!”

    柳湘莲吃了他叔叔一掌,身子挺得更直了,之后就跟着弹簧似的对半一折……他一拜到底,“谢过世叔。”

    这一礼林海受之无愧:嗯,小伙子挺机灵,还知道攀关系。

    而站在林海身边的贾琏看着这对叔侄,也止不住内心的羡慕。

    林海缺人手缺得厉害,这次柳湘莲叔侄两个一起送上门来,他也是喜出望外,他看了看天色道,“二位先去我府上稍坐,我接我家姑娘回来。”

    贾琏闻言赶紧道:“这事儿交给侄儿吧。”他把黛玉接出来,还能顺便在姑父家蹭个饭。

    贾琏现在并不愿意跟他媳妇待着。

    自打知道他二婶和他媳妇为敛财究竟做了什么,贾琏自然而然地冷落起了凤姐儿。

    凤姐儿哪里摸不着头脑?

    她内外严查了一阵子,也没发现二爷有什么新欢……思来想去,只有二爷新官上任遇着麻烦而心情不佳这一个原因了。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心情不佳,凤姐儿不敢深想。

    贾琏在仕途上有亲娘舅和亲姑父提携,这二位加在一起不比凤姐儿的伯父王子腾差上多少。尤其是贾琏现在已经在六部任职,见识人脉和手段必会随着时间推移今非昔比。

    正是明白这一点,向来欺软怕硬的凤姐儿在府外依旧仗着王子腾跋扈横行,在府中她却行事谨慎且收敛许多。

    不过挪用府中上下的月钱拿到府外放贷……她依然故我:府中余钱不多,她得趁着管家的机会再多存点私房才是。

    凤姐儿有预感:这家迟早要分!

    就在她边琢磨边翻看账本的时候,就听屋外平儿等几个丫头齐声招呼,“二爷。”

    凤姐儿连忙起身,从贾琏手中接过厚重的外衣,“冻着了没有?饭菜已经备好了,现在摆上?”

    贾琏摇头道:“换件衣裳。”他身上还穿着朝服呢,“我得把林妹妹送回家去。”

    凤姐儿一点就透,“二爷正该多跟姑父走动……姑娘们如今正在梨香院坐着说话。”

    贾琏应道:“我这就去。”

    他还没出门,就听打探回来的平儿道,“老太太想留饭呢。”

    却说黛玉在荣府待了一整个白天,眼见到了饭点儿,父亲还没来接,她默默琢磨父亲是不是公务缠身?若是父亲也没回家,把怀孕的继母扔在家里一整天忒不像话!

    话说黛玉跟王禅待遇相近,只要林海有空就会亲自来接。这事儿荣府上下都知道。

    眼见着太阳都下山了,林姑父还没来,宝钗便问,“不如咱们一起先用点?”

    湘云笑道:“这可有口福了。”

    薛家这边有个厨子整治小菜十分拿手。

    宝钗道:“横竖都是些家常小菜,不值得什么。你们喜欢再好不过。”

    宝玉拍了拍黛玉的手背,“宝姐姐倒好,抢了我的行市。今儿该是我做东吧?”

    黛玉掩唇笑道:“中午你不是请过了?”

    黛玉话音刚落,莺儿正带鸳鸯进门。

    鸳鸯先行礼,起身后方笑道,“老太太问哥儿姐儿用饭没有,若是没有,老太太那边已经预备上了。”

    鸳鸯话里说得是哥儿姐儿,其实老太太让鸳鸯问的只有黛玉一个。

    贾母留饭,宝钗不想去凑热闹——婚事黄了又不是什么有脸面的事情?若非黛玉亲来瞧她,她压根不想见人。

    于是宝钗玉与众人告别,把兄弟姐妹们送出门。

    宝玉和黛玉走出好一段路,再回头瞧去:宝钗依旧扶着莺儿在门口处望着他们几个。

    黛玉冲宝钗摆了摆手,扭过头便跟宝玉道,“宝姐姐瞧着挺好的,我还以为她得低落上几日。”顿了顿又自嘲一笑,“她就算低落也不会叫咱们瞧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宝玉叹道:“也是。”

    可是当初说宝姐姐要嫁入宣平王府的时候,没见宝姐姐哪里不情愿。自此之后,宝玉对宝钗态度就微妙了起来,“终身大事合该慎之又慎。”

    黛玉立时瞧向宝玉,“这话可不像你平素爱说的。”

    宝玉笑道:“妹妹明察,这是我师傅说的。”

    自从二表哥有了师傅,变化不小。这师傅可是父亲荐来的……想起这点,黛玉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宝玉一瞧,直接咧了嘴:看着倒比黛玉更开心几分。

    这表兄妹俩言行举止没有瞒着湘云以及三春的意思。

    湘云和探春想法很是相似:宝姐姐还是薛姨妈的亲生女儿呢!

    她们两个一个要靠着叔父生活,另一个是庶出……婚事上只怕做不得一点主。她俩还有共同之处,就是都不想做妾,也不愿入宫。

    湘云和探春齐齐望向宝玉身边缓步前行的黛玉,羡慕之余也很无奈:想得再多也是无用!

    探春想得就更现实一点:若是老爷太太真把她……“送了人”,有黛玉相助,她总能有个向宫中的娘娘告状的机会。

    总之大家各怀心思地来到贾母院子,刚进门就见贾琏坐在贾母下手,祖孙俩皆是满面笑容。

    毕竟荣府上下,最不愿意看到儿孙都仰仗王子腾过日子的……一定是贾母。

    大家见礼后,贾琏才向黛玉道,“半路上遇到姑父,姑父让我送妹妹你回去。”

    贾母搂着黛玉,嘱咐贾琏道,“路上小心。”也不再提留饭的话了。

    在场众人之中,最遗憾的就是宝玉:只要能跟黛玉待在一处,他就很开心,甚至说不说话都无所谓。

    于是送黛玉回家的贾琏身后……多了个小尾巴。

    林海到家换了衣裳,看过自己肉嘟嘟的媳妇,就把柳湘莲叔侄俩一起请到了书房。

    面试柳湘莲他叔到一半,贾琏带着黛玉来了,林海看着贾琏身侧的宝玉问,“倒是有日子没见你了,”说着故意逗宝玉道,“你跟你师傅处得可好?”

    宝玉的脸腾地红了。他在自家就是个小祖宗,几乎横行无忌,以前族学也是想去就是……但是他并不想姑父知道这一点——因为姑父是林妹妹的亲爹。

    在林海看来,宝玉脾气秉性为人如何都另说,但这小伙子的确有真才实学。

    你得承认十三、四的小公子能写出那样的诗句很不一般——原著里都说宝玉的诗词颇受追捧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有才的人都有傲气。

    凭他老爹那个声望,也弄不来良师,宝玉在自家学堂里无人压制自然无法无天。然而当他有了个能让他在学问和为人上都服气的老师,宝玉自然就……乖巧多了。

    面对姑父,宝玉就更乖巧了:第一,宝玉没有好赖不分;第二,借他个胆子,他都不敢对林妹妹的爹无礼。

    因此林海一笑而过:有敬畏就好。

    贾琏和宝玉既然都来了,林海也得留个饭,看今日贾琏殷勤且……欲言又止的模样,只怕这孩子心存疑惑,正需要他这个当姑父的解说一二。

    话说宝玉与柳湘莲自然认得,而且二人还算说得来。在林海跟柳湘莲他叔以及贾琏说话的时候,宝玉轻声问,“你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柳湘莲直言相告,“本是陪我叔叔来拜见林大人。万没想到林大人说要把我荐给义忠王。”

    宝玉也不惊讶,“你也要去西北?”他那些哥们全都要往西北扎,他心里莫名地不痛快,但是……场面话宝玉不是一点都不会说,“男儿自当……建功立业封妻荫子。”尤其是姑父就在不远处,他可不会“大放厥词”。

    柳湘莲笑道:“建功立业……还不敢想。”那也只是现在不敢想啊。

    饭后,面试通过,悬着的心落回胸膛的柳湘莲他叔带着他侄子先行告辞。

    贾琏有事要请教,自然还得多留一会儿。至于宝玉,跟着黛玉一起到王禅跟前闲聊去了。

    有求于人嘛,姿态肯定得放低。

    贾琏亲自给他姑父倒了茶——其实给长辈倒茶也没什么大不了,关键是贾琏做得自然至极。

    林海不由感慨:果然踏入官场,整个人一下子就成熟了起来。

    话说刑部也许在六部之中排位不高,但却是个好地方:刑部的各种卷宗只要你有心细细查找,各位宗室,百官群臣的小辫子应有尽有。

    贾琏进了刑部,权责在手,经人提点,翻了不少案卷,然后他就惊呆了。

    就说凤姐儿暗中放贷,因为逼迫太甚,对方受不住把放贷之人告上衙门——偏那放贷之人贾琏记得,正是凤姐儿心腹来旺的手下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凤姐儿还包揽诉讼,虽然只有一次,却还是逼死了人——虽然苦主状告的当然不是凤姐儿,但贾琏有心追查,一封信送过去,就知道他媳妇收了几千银子。

    贾琏的确异常好色,但人品却是过得去:他再怎么胡作非为,总归还有底线,不肯为谋财而害命。

    凤姐儿乃至她姑妈兼婶母可就没这么点“忌讳”,她们的原则就是:你弱,所以你活该被欺负死。

    贾琏当差一个月,就查到了自家这么些丑事,回家对凤姐儿只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